
10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基金会理事,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基金会科普专家郎景和教授受邀出席贵州医科大学第八期院士大讲堂,并以“当医生真好”为主题开展学术报告。

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勤,妇产科学系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基金会科普专家谭先杰,苏州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德建,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汤磊,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松,党委常委、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李海洋,党委常委、副校长曾柱,党委常委、副校长齐晓岚,副校长潘卫东出席,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三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研究生代表及相关学科医生参加。本次活动还吸引了众多师生及医学界人士慕名参与。
郎景和院士结合自身从医61年的经历,深情阐述了医生职业的崇高使命与人文价值。他提到,医学不仅是技术与知识的结合,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善意的传递。郎景和院士指出,医生需具备“四性”——人性、悟性、理性、灵性,以及“三功”——知识、技能、胆识,尤其强调“敬畏生命、敬畏医学、敬畏病人”的职业态度。

郎景和院士结合临床案例,分享了妇产科领域的创新成果,如宫颈癌防治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研究,并展望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他提到,尽管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但医生始终是医疗的核心,需坚持“到病人床边去”的初心。他认为,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与“可能性的艺术”,需注重实践积累,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郎景和院士鼓励青年医师和青年学子:“医学是漫长而神圣的征程,需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深耕专业。”他以自身每日记录手术笔记、总结经验的习惯为例,强调细节与反思的重要性。同时,他呼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倡导以“善、真、美”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传递“医者仁心”的温度。

本次大讲堂在现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结束。汤磊在主持中表示,郎景和院士的报告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医者精神的洗礼。他指出,院士大讲堂的举办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启迪青年思想,为医学教育注入深刻的人文内涵。希望此次院士大讲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以郎景和院士为榜样,坚守医者初心,勇担健康使命。
